我院成功举办2019年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第一批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会
5月11日,工程师学院2019年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第一批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会在理四6楼成功举行。此次答辩会分为电子与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等三个专业类别专家评审组,共有46名来自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的研究生参加了现场答辩考核。
答辩会前,学院教学管理部部长赵张耀主持召开了答辩专家评审说明会。赵部长向专家们简要介绍了学院推进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进展,以及为培养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而推行的通过规范专业实践训练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训练质量、重点检验专业实践训练行(企)业项目研究进展与收获、与工程师职称评审和研究生评奖评优紧密衔接等重大举措;同时,赵部长指出,开展案例教学与工程实践案例库建设是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优秀成果获得者评选是推广专业实践训练成效和引导实践单位把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希望专家们能严格把关,遵循质量为本、宁缺毋滥的原则,向学院推荐优秀案例库和优秀成果获得者。
学院按照全国工程教指委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实践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实践训练工作,得到了全体研究生、校内外导师和行(企)业单位的积极支持。在此次现场答辩会上,我们也对参加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的部分专家和同学们进行了访谈。
傅建中(浙江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工程师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主任)是此次现场答辩考核机械大类专家组组长,通过参加这次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他认为工程师学院推行专业实践训练环节,使同学们在工厂里得到了专业的工程实践训练,并通过实践环节,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对于工程师学院培养复合交叉型人才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这次答辩来看,同学们在高科技企业里做到了工程和知识的融合,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与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吴美飞(工程师学院2018级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研究生,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监,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是此次现场答辩考核电子信息大类专家组评审专家,通过参加这次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他认为同学们在企业里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了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如今天答辩的好几位同学都是来自士兰微,他们通过企业项目研究,在设计工艺、技术研发、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有同学在企业中已经是主任工程师,带领团队开展项目研究,他们在实践中也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有不少同学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发明专利、学术论文、产品与样机、获奖等成果输出,这些成果的输出和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紧密衔接的,对于学生的毕业就业和工作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他认为工程师学院的专业实践训练环节对于学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工程师学院能把专业实践训练环节继续做实做出特色。
陈路路(2017级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单位为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专业实践训练期间开展“挤出式生物打印装备及工艺” 项目研究)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他认为,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可以将自己的日常学习付诸于实践应用,来巩固自己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并在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拓展。此外,专业实践训练可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更加有大局观,更能承担起企业项目工程师的重任。
宋晓啸(2017级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单位为杭州海维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实践训练期间开展“木纹纸专用颜料型数码喷绘水墨的研发”)取得产品与样机成果1项。他从2017年开始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课题是做一个印刷厂的产品,目前这个产品已经得到了企业认可。通过实践,他认为企业特别注重成果和关注最后的结果;同时,在专业实践训练中也有很多收获:一是职业化,包括在专业上的职业化,对于墨水印刷的比例现在有了自己的较深体会;二是作为企业员工,管理团队的交流协调能力是很重要的,他自己在这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历练。
王江林(2017级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单位为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专业实践训练期间开展“锌镍电池低温性能的开发” 项目研究)参与2018年度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发表论文1篇。他认为学院推行的专业实践训练环节很有意义,对于他们在职定向同学来说,遇到很多问题可以向校内导师请教;同时,对于非定向同学来说,经常到企业研发场所和车间去学习,带动了校企科研合作,也能更好地把校内导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合作企业去,合作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的效益,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他非常感谢学院安排专业实践训练环节,感谢学院校内外导师的辛勤付出。
为贯彻落实《浙江大学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专项方案》,提升专业实践训练过程管理服务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服务校内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训练,学院设计开发了“工程师学院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专业实践训练从开展申请、考核申请、现场答辩安排与确认、专家评审结果查询等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服务。
2017级工程硕士研究生共计631人。截至目前,共有613人已完成专业实践训练申请,占比97.2%;预计今年参加学院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的研究生将达600余人,除此次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外,学院将在7月上旬、8月下旬分别组织第二批和第三批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
图/文 教学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