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工程管理硕士2019年IPMP认证工作圆满结束

编辑: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11.05 阅读数:2952 来源:工程师学院

2019112日至4日,工程师学院工程管理中心组织了2019年度国际项目经理资质认证(IPMP),有来自201620172018级工程管理专业的44名同学参加了本次C级认证。认证在4-330、335会议室分两个大组同时进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中国认证委员会委派了吴守荣、孙梅、陆建彬、肖忠东四位评估师参与本次评估。

本次认证按照IPMA新版认证规则ICR4.0和能力基准ICB4.0ICR4&ICB4),选用了无案例研讨的长时面试考核路径,每位申请者面试时间90分钟。整体评估时间持续3天,从早点8点开始至晚上10点结束,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唐任仲教授对评估专家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1572946257900827.jpg

面试期间,评估师对同学们在项目管理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才能进行了详细的评估,认为本次参加认证的申请者综合素质与项目管理能力较高,整体表现给评估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学们按照国际认证的要求,对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再学习,对个人的项目管理工作经历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通过申请表填写与修订到面试准备与实战,同学们逐步加深了对项目管理个人能力要素的理解,多环节的综合考评提高了理论认识,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今后实际工作能力提升具有很好的帮助。

initpintu_副本.jpg

面试结束后,同学们对本次认证进行了认真的复盘总结。

2018级杜芬:每张证书都代表着对个人能力的肯定。IPMP考试不仅考察知识,更注重实践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IPMP考试对我来说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回顾总结和汇报"演出",更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开拓视野,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把所学知识用在实处,真正的发挥出作用。

2018级钱柯浙:老师们十分“专业”,“敬业”以及“职业”。首先,自我介绍阶段让我结合自身项目管理的经历与环境能力要素进行了自我环境能力的分析,一方面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也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后面的问答环节;然后深入浅出的根据申请表的内容提出了针对行为能力要素的专业性问题,在我对问题理解有偏差时给予了方向性的引导,我对相应的行为能力要素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最后老师们针对我回答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重点分析,让我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了明确的了解,为今后自己提升项目管理“软实力”指明了方向。

2017级张琦睿:申请IPMP C的过程,是对自己所学的一个系统性复习,更是对自己多年以来工作的总结与升华。整体面试下来,老师都在循循善诱,问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考试的理论问题,更是今后工作中需要思考,真真切切能够落地的问题。在面试过程中也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希望在未来学习生活中能够改进与提高。

2018级薛振予:面试和笔试的侧重点不同,笔试重在知识,面试重在真实性。但面试不等于完全不考察技术知识,基本的技术知识应该有所了解。准备申请表的过程,是按照IPMP认证体系结构化梳理过去项目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面试系统地回顾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切实体会到理论的重要性,今后在工作之余会更重视理论学习

2016级谢骏:IPMP C级长时面试收获很大,在90分钟的时间里,两位认证老师根据申请表的情况,对申请者的项目管理经验进行了提炼,并通过针对性很强的提问,帮助并引导申请者对项目经验工作进行总结,理论联系实际,总结成功的经验,寻找成长的空间。对申请者来说,这是十分宝贵的机会,不仅将书本和培训中的理论具象化,更与实际项目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是提高自身能力、改进工作方式的良好契机

(文/图 工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