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学院举行2020级工程博士研究生班开班仪式暨新生见面会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寄语
研究生院院长、工程师学院院长包刚致辞
博士研究生代表发言
开班仪式现场
2020年9月11日晚,工程师学院2020级工程博士研究生班开班仪式暨新生见面会在文6-101报告厅成功举办。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研究生院院长、工程师学院院长包刚及研究生院各部处主要领导卜佳俊、王征、陈智峰,工程师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出席活动,工程博士毕业生和老生代表及2020级全体工程博士研究生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丰秋主持。
包刚院长首先代表研究生院、工程师学院致辞,向2020级工程博士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祝贺。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工程师学院成立的背景、现状及办学使命。工程师学院的创建是浙江大学为深度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国家系列超级工程建设、助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战略需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工程师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但又是一个特殊的学院,于2016年9月12日正式揭牌成立,承担着全校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引领者的办学使命。在致辞中,包刚院长围绕未来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科研攻关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传承浙大人振兴中华的梦想和求是创新的精神;二是要注重多专业类别(领域)交叉知识结构的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和工程师学院搭建的工程博士研究生班这个培养平台优势,加强相互交流,促进跨类、跨界科研合作;三是要起到校企协同创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企业的竞争力、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双一流”建设、中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塑造添砖加瓦。
作为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表,张泽院士对各位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从国外访学经历讲起,结合自身承担的国家重大的“卡脖子”工程项目建设经历,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张院士的讲话生动风趣、案例丰富、贴近实际,对工程项目建设跨界融合和大兵团协同作战、对工程博士研究生多专业类别(领域)复合交叉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学校把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工程博士研究生集聚到工程师学院平台、成建制培养,为工程博士研究生的复合交叉培养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希望同学们借助这个平台,组织力量,发挥优势,交叉融合,攻坚克难,将国家共同的伟大事业做好、做强!
杭州市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陈阶亮作为2017届工程博士毕业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发言。回顾5年的攻读博士学位经历,与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不忘攻读博士学位初心、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方向明确、学习和科研项目攻关坚持不懈是他的切身体会。
2019级工程博士研究生代表孟凡光以诙谐生动的语言与在座的各位新生分享了过去一年在浙江大学的课程学习心得与班级建设举措。他认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定要完善自身的心理建设,平衡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加深同学间的情谊强化相互间的合作。
2020级工程博士研究生新生代表李耀华在发言中表示,进入浙江大学学习,是探究未来、改变与创造自我的起点。在接下来的博士研究生学习中,将通过系统学习、结合实践、校企协同,提升研究的层次、水平与能力,助力中国制造,为中国设计做贡献!
严建华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向同学们介绍了浙江大学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与科学同发展的深厚办学历史底蕴,希望同学们深切体会浙大特有的文化气质,感受求是文脉的自强与遒劲,要求同学们从浙大历史传承中汲取力量,传承浙大人振兴中华的梦想和求是创新的精神。他以浙江大学在积极投身新冠疫情医疗救治主战场、参与国家系列超级工程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求是学人的风骨和气韵为背景,向工程博士研究生新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有创新引领国家发展的胸怀和格局,充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在创新的时代、在创新的国度、在创新的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做有价值、有意义的工程研究,努力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为国家崛起贡献力量;二是要耐着住寂寞、守得住本心,要克服功利之心、浮躁之气,要比原来的阶段多一份坚韧、多一份磨砺;三是要坚持跨界合作和开放发展,破除专业思维定式,加强多领域交叉学习,推进跨团队合作、跨学科研讨、跨领域交流,努力成为融合发展的复合式领导者,要保持开放者心胸,主动适应全球化风云,不断涵养包容的心态、秉持博大的胸怀,努力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