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日活动 | “重走浙大西迁路 探寻乡镇新发展” 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项目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顺利开展
2023年5月21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项目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举办“重走浙大西迁路 探寻乡镇新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桐庐县荻浦村和建德市梅城镇,调研杭城乡村振兴发展,礼敬浙大126周年校庆。
一、前往桐庐荻浦,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村镇转型的“荻浦样本”。
上午,前往桐庐县荻浦村的途中,党支部书记陈家辉开展了主题为《绿水青山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微党课,讲述了长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思考:从浙江基层农村考察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再到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课结尾,陈家辉号召大家带着问题开展实地调查,探寻新时代农村发展转型的“荻浦答卷”。
到达荻浦村,大家被绿色美景吸引,同时也被荻浦村在新形势下的巧妙转型所折服。荻浦村抓住年轻人喜爱拍照打卡的关键点,以花海为定位,将农村闲置空地转化为原野花池,形成了荻浦特有的独特景致。荻浦村在以孝义为核心、保护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更针对农村老人、留守儿童的现状,建立乡村图书馆,进而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更为城市中盈余的文化资源找到了新的出口,促进了城乡资源的有效融合。
二、瞻仰竺可桢故居,献礼庆祝建校126周年。
下午,支部乘车前往建德梅城,重温西迁路,瞻仰竺可桢老校长故居。前往梅城的途中,工程师学院学生思政办公室王晓宇老师向支部讲述了主题为《竺可桢校长与西迁梅城的故事》的微党课。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立浙江大学师生跟随竺可桢校长,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谱写了一部空前而伟大的“文军长征”史。梅城正是这次历史上著名的“浙大西迁”的首站,在西迁的颠沛流离中,浙大不仅培养出了程开甲,谢学锦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更诞生了“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求是精神。
到达竺可桢校长故居,支部党员跟随讲解员学习西迁校史,了解到浙大在梅城的45天里,由于人多房少,用水和照明成为问题,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十分困难。但是浙大师生把艰苦的环境当作磨砺的机会,在艰辛的条件下仍保持优良的校风校纪,为建德留下了百年名校的精神传承。
烟雨迷蒙,更显江南风情;骄阳艳艳,才悟西迁艰辛。支部党员们回顾全天的活动收获颇丰。桐庐荻浦坚持把村美与民富紧密结合,依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把经营理念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以自身的行动给出了一份“荻浦答卷”。而在西迁途中,竺可桢校长以亲身经历提出并践行的求是精神不仅是浙大人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成了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不仅昭示着浙大人百余年的奋斗历程,其心系天下,铭记真理的内涵更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遥相呼应,激励着每一位共产党员发扬、光大求是精神,在求学与工作历程中笃行校训,求是创新。
图/文:张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