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融资难题,为初创企业点亮前行之光-浙大工程师学院第五期“创新创业训练营”第四讲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与技术应用转化能力,拓展创新思维,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于2025年4月11日举办了第五期“创新创业训练营”第四讲活动——初创企业融资管理--创业投资的历史机制与启迪启示。此次讲座聚焦初创企业最迫切的融资管理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还深入探讨了初创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方向。
讲座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行政楼圆满举行,由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执行主任金宇峰老师主持。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浙江赛智伯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兼总裁陈斌老师担任主讲嘉宾,现场吸引了近50多名创业者、投资人及师生参与,气氛热烈非凡。
陈斌老师作为国家千人计划评审专家、浙江省股权投资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以及浙江省金融十大领军人物,他在投资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到的见解。他管理着超过100亿元的基金,并成功助力多家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实现飞跃,不仅熟悉国际金融理念与技术,更对中国本土民营企业家有着深刻的认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战型金融专家。
陈斌老师围绕“初创企业融资管理”这一核心主题,结合大量真实案例,抽丝剥茧般拆解企业各阶段融资的关键策略。他创新性地将企业从 0到 IPO的进化之路,凝练为 “技术验证 — 模式复制 — 生态统治” 三重战略跃迁,精准指出 “融资即战略” 的本质 —— 用资本换时间,用阶段定生死。这一观点让在场听众对融资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
这场讲座并非传统意义上单纯的 “方法论输出”,它更是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的关键落子,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
产学研联动新范式:工程师学院以 “融资策略” 为切入点,成功打通了 “技术研发 -商业验证 -产业落地” 的闭环。这一举措让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商业实践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初创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资本寒冬中的火种:在当下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陈斌老师提出 “用可控成本验证不可逆趋势” 的理念,无疑为那些挣扎在 B轮、C轮的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它为企业在艰难的融资困境中指明了方向,帮助企业合理规划资金,把握发展机遇。
教育创新的破局样本:此次讲座的课程设计突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通过 “BP围堵走廊”“投资人角色盲测” 等沉浸式场景,让参与者在实践中学习,使知识在汗水的淬炼下转化为切实可行的策略。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和创业者的实战能力。
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依旧火热。十余名创业学员带着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书(BP),将陈斌老师与金宇峰老师团团围住,虚心请求指导。一位 AI医疗赛道的创始人感慨万分:“陈老师说的‘D轮不是终点,而是制定规则的新起点’,让我重新审视并思考了企业的战略目标,真的受益匪浅!” 金宇峰老师也贴心地提醒创业者:“融资能力固然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功,但想要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依靠‘现金流 +价值观’双内核。”
正如一位学员所说:“这场讲座重新定义了高校双创教育的价值 —— 它正在批量培养‘懂技术的商人’和‘懂商业的科学家’,这才是中国硬科技崛起的底层密码。”
本次举办的讲座,无疑为初创企业在融资管理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助力更多初创企业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