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群核科技:浙大工院创新创业训练营探索空间智能与 AI 赋能产业新未来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与技术应用转化能力,拓展创新思维,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于2025年5月16日举办了第五期“创新创业训练营”第六讲活动——“走进名企:为机器人赋予空间智能”。本次活动带领学员们走进杭州“六小龙”之一——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群核科技),实地参观群核科技构建空间智能生态矩阵,与工程师面对面进行交流。
2025年5月16日下午,来自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第五期“创新创业训练营”的30多名学员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群核科技。
技术基因:从底层引擎到产业生态的进化之路
群核科技自 2011 年成立以来,便以 GPU 渲染与 AI 算法为双轮驱动,构建起 “空间智能” 技术护城河。其核心产品 “酷家乐” 作为全球领先的 3D 空间设计平台,凭借3.62 亿 + 海量 3D 模型库,已成为住宅、办公、零售等领域数字化设计的基础设施。从设计师的 “效率工具” 到企业的 “智能中枢”,酷家乐的进化史正是科技赋能产业的缩影。
在技术展厅,两大自研引擎揭示了其核心竞争力:
“启真” 渲染引擎:基于 GPU 高性能计算,打造物理世界的 “数字孪生模拟器”,实现高精度光线追踪与材质仿真,为 AIGC 生成、机器人环境感知、AR/VR 沉浸式体验等前沿领域提供底层训练支撑。
“矩阵” CAD 引擎:突破传统 CAD 效率瓶颈,通过智能算法自动优化设计流程,让建筑、室内设计中的结构建模与工程图纸生成效率提升 300% 以上。
空间智能平台:打通虚拟仿真与物理世界的 “任意门”
师生们重点参观了空间智能平台 SpatialVerse—— 这个被称为 “产业智能化桥梁” 的系统,通过合成虚拟数据集,为具身智能、AIGC 等领域提供低成本、高安全性的训练环境:
机器人领域:与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合作,通过虚拟道路场景仿真,将测试成本降低 70%,同时规避真实路测的安全风险;
建筑行业:自主研发的 BIM 插件可一键生成施工图纸,误差率控制在 0.1% 以内,推动传统建筑业向 “参数化设计 + 自动化出图” 转型。
思维碰撞:当 “学术派” 对话 “技术流”
在互动交流环节,两位技术专家与师生围绕 AI 与空间智能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AI 设计的 “创造性边界”:通过 “智能户型规划” 案例演示,AI 在 10 分钟内生成 20 种差异化设计方案,引发 “设计师会被替代吗?” 的热议。专家指出,AI 的价值不在于取代创意,而在于释放设计师的 “高维思考”,让其聚焦用户体验创新;
具身智能的场景落地:虚拟仿真如何加速机器人产业化?现场展示的 “机械臂虚拟装配训练” 系统显示,通过 SpatialVerse 模拟工厂环境,机械臂调试周期缩短60%,为制造业柔性生产提供新范式;
元宇宙家居的未来形态:AR 量房、虚拟软装、智能设备联动的全链路演示,让师生直观感受 “空间智能 + 物联网” 构建的 “无感智能家居”—— 从进门自动调节灯光温度,到根据健康数据推荐家居布局,科技正让居住空间 “主动服务于人”。思想交锋:当学术洞察碰撞产业实践
创新赋能:从技术感知到创业动能的转化
从设计场景的效率革命,到产业底层的仿真基建,群核科技以 “空间智能 + AI” 为画笔,在数字与物理世界的交界处勾勒出产业升级的新蓝图。这场参访不仅是对科技力量的见证,更是对创新逻辑的重新认知 —— 真正的技术突破,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 “黑科技”,而是扎根产业土壤、解决真实需求的 “生产力革新”。
本次参访活动是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第五届 “创新创业训练营”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地参访、专题讲座等形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接触更多前沿科技,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