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过程与学位申请

2025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卓越培养项目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

编辑: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数:10 来源:工程师学院
项目制名称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卓越培养项目
培养类型全日制硕士学制3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名称
专业学位领域代码名称
课程最低总学分28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5
专业课最低学分23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

15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一)培养目标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产业链安全,
培养政治坚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基础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突出,具备较强工程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国际视野宽阔,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品德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学校校训、共同价值观及浙大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和行为习惯。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严守职业伦理,践行优良学风。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投身国家“高精尖新”行业领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2.知识结构
    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
材料与化工等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
    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能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具备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具备技术创新、独立承担实务研究项目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
培养方向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
校企导师组指导1.校内导师:负责课程学习、学术训练及学位论文的科学研究内容;
2.企业导师:负责专业实践、工程实践内容及学位论文的工程应用部分;
3.导师组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和项目例会,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同一项目制不同专业类别(领域)研究生的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应统一。
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如下:
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
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
3.符合《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细则》(浙大工院发〔2025〕1号)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实践成果)答辩。
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中期考核、论文(实践成果)答辩与学位申请基本流程等管理和实施细则,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通过论坛、学术沙龙等平台项目,营造学术创新氛围;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造就与培养目标吻合的合格人才。具体管理实施细则详见《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各培养环节规范要求与实施指南》。
备注
培养环节:
环节学分环节要求其他
开题报告0开题报告(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则为可行性论证报告)选题应来源于与项目制主题对应的行业。研究生应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写出书面报告,并参加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答辩。
开题报告
(可行性论证报告)答辩以项目制为单位统一组织,原则上安排在第2学年秋冬学期末,未通过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答辩的研究生至少在半年后才允许重新开题。
开题报告答辩以项目制为单位统一组织,原则上安排在第2学年秋冬学期结束前完成。
中期考核0中期检查审核研究生课程学分、读书报告、专业实践训练、论文(可行性论证报告)开题等进展情况,由各项目制在第2学年秋冬学期末与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答辩同期进行。
学位论文(实践成果)中期进展0应在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后1年内,撰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践成果)中期进展报告》,并公开进行学位论文(实践成果)中期进展报告,由项目制组织考核小组评审。
专业实践环节8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项目制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长应达到1年以上。
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前应进行申请审批,实践单位应符合学校相关要求(原则上为央企、国有重点企业、代表性民企、国家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高能级研究平台以及浙江大学战略合作签约单位)。
研究生开展专业实践过程中应按要求进行报备,并在第3学年参加实践考核,考核通过计8学分(不计入课程学分)。

读书报告0项目制原则上每年应组织一次求是工程创新论坛,本项目制研究生均应参加。研究生在读期间应至少做读书报告4次,并在本项目范围(导师组)内作公开报告1次。
预答辩(预审)0应于学位论文(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则为实践成果总结报告)送审资格确认前1个月提出预答辩(预审)申请,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实践成果总结报告)送审。
平台课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学季课程学分课程学时分组组号备注
0500011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公共学位课必修春夏、秋冬264


332000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公共学位课必修春、夏、秋、冬232


0420002自然辩证法概论公共学位课必修春、夏、秋、冬124


6002001研究生论文写作指导专业学位课必修春、夏116


6041928工程伦理专业学位课必修春、夏、秋、冬232


6001921工程技术创新前沿专业学位课必修秋冬1.524


6001922产业技术发展前沿专业学位课必修秋冬1.524


6001926高阶工程认知与实践专业学位课必修春、夏、秋、冬364


6043915数据分析的概率统计基础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348

工程应用数学模块,研究生应在6门中至少选修1门,或由项目制指定必修1门。
6043910工程中的有限元方法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6043911数值计算方法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6043152工业数据统计分析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6044906数学建模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6043909优化算法专业选修课选修春夏348

6043914科技创新案例探讨与实战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创新创业类课程
6043618技术创业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6043920工程师创新创业思维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232

6043929人工智能伦理专业选修课选修春夏232


6043930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选修课选修春夏232


方向课程

研究内容:
1.高端聚烯烃材料分子设计与智造项目专业必修核心课程;
2.研究生应修读本专业领域(化学工程)专业课程至少4学分。
课程编号课程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学季课程学时课程学分分组组号备注
6041120绿色化工与生物催化前沿专业学位课必修春、夏322

项目核心课程
6041173聚合物流变学专业学位课必修秋、冬322

项目核心课程
6043122聚合物加工原理与分析方法专业学位课必修秋、冬322

项目核心课程
6043121高等反应工程专业选修课选修644

专业领域课程,至少修读4学分
6043123材料工程产业与发展专业选修课选修322

专业领域课程,至少修读4学分
6043176高分子合成工艺学专业选修课选修秋、冬322

专业领域课程,至少修读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