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学院关于工程博士研究生申请2026年春季毕业及学位授予有关事项的通知
有关工程博士研究生:
为保证工程博士研究生申请2026年春季毕业及学位授予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1.学籍在工程师学院、拟申请2026年春季毕业及学位授予的2019级、2020级、2021级工程博士研究生,须经导师确认已达到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以下简称“研究生”)。
2.已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实践成果预答辩并通过审核。
3.经导师确认同意申请2026年春季毕业及学位授予。
二、申请毕业及学位授予前置环节要求(2026年1月10日前完成)
1.前置环节
研究生应按培养方案要求登陆“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上传“读书报告”“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报告”等“前置环节”材料(详见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各培养环节规范要求与实施指南https://pi.zju.edu.cn/67934/list.htm)。上传完成后培养办公室在系统内审核“前置环节”完成情况。
2.科研审核
已符合培养方案“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或《浙江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细则(试行)》(浙大研院发〔2024〕53号)中关于创新成果相关要求的研究生,登陆系统在“科研”栏目按提示要求进行填报与上传,完成后将创新成果相关佐证材料纸质版提交学院审核(联系方式见表2)。
(1)导师所在学院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科研审核由工程师学院培养办公室负责(联系方式见表2)。
(2)导师所在学院为其他专业院系的研究生,科研审核由导师所在专业学院研究生科老师负责,若对创新成果有疑问请咨询导师所在专业学院研究生科老师(联系方式详见表1)。
3.科研特批
对创新成果未达到培养方案“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或《浙江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细则(试行)》(浙大研院发〔2025〕1号)中相关要求的研究生,须导师同意可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特批申请表》,经导师签字(须导师手签)确认,申请办理答辩特批。
(1)导师所在学院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申请办理答辩特批的研究生须本人于2026年1月10日前将“答辩特批表”递交至工程师学院培养办公室(行政楼208室)李老师办理“科研特批”。
(2)导师所在学院为其他专业院系的研究生申请办理答辩特批的研究生须本人于2026年1月10日前将“答辩特批表”送交至导师所在专业学院研究生科办理“科研特批”。
(3)待创新成果符合“要求”后及时登陆系统,在“科研”栏目,按系统提示要求进行填报和上传,完成后将相关佐证材料纸质版提交学院办理“科研特批”解锁,同时提交“科研特批解锁申请书”。①导师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递交至工程师学院培养办公室李老师审核,并办理“科研特批”解锁;②导师在其他专业学院的研究生,递交至导师所在研究生科老师审核,并办理“科研特批”解锁。
(4)若创新成果仍未符合“要求”,但学位论文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学位论文评审平台双盲评阅总体等级评价全部为“ A(优秀)” 或“B(良好)”,且评价为“B(良好)”的不超过1个,评阅意见全部为“同意答辩”或“同意修改后直接答辩”,培养办公室直接进行“科研特批”解锁。
三、学位申请信息录入(2026年1月10日前完成)
登录系统中“学位”栏目,完成“上报信息录入”,并仔细核对“姓名、姓名拼音、性别、出生日期、证件号码、专业”等用于学位证书印制以及数据上报的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四、学位论文上传、送审(2026年1月10日前完成)
1. 论文上传
上传隐名格式的学位论文PDF版,论文封面统一采用“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封面格式”,封面之后建议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水平参考标准”、“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自评表”,并由导师对其学位论文送审稿进行确认。此初稿在查重和导师确认之前可多次上传更新。学位论文信息录入中,“研究方向”为必填项,此项与评审专家匹配相关,务必重视;最多可填2个研究方向,以中文分号分隔,1个研究方向最多只可12个汉字。
2.论文查重
每位研究生在系统中有3次查重机会,研究生点击“确定查重”后,系统开始检测,出现查重结果后,请立即下载查重报告并保存,以免研究生覆盖上传论文后查重结果消失。
提醒:请以科学态度理解和利用学位论文的检测结果。
(1)检测结果仅供参考,是否存在写作规范问题,是否需要作相应修改,请导师、论文作者仔细查看查重报告后核查判断。
(2)没有具体的重复文字比例规定,不能片面理解重复文字的比例问题。原则上,重复比例超过10%的论文需导师先审核不通过再进行修改;重复比例低于10%的并不意味通过核查,请导师对相关核心内容的重复情况进行严格把关。
3. 学位申请确认后,申请人须将经本人、校内导师、行业导师、所在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的《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确认单》PDF版发至邮箱gcsxw@zju.edu.cn,文件名以“送审确认单+学号+姓名+专业”命名,方可进入论文送审环节。培养办公室负责论文送审工作,按导师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及要求,采取5份双盲隐名送审评阅方式进行。
五、学位论文答辩(2026年3月10日前完成)
1.答辩材料
申请答辩的研究生和导师可登录系统查询学位论文评阅结果,评阅结果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后,应根据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修改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进入系统录入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信息(答辩时间、地点,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等),携带以下2份材料至培养办公室(行政楼208室)领取答辩表决票、盲审评阅意见书论文核查要素清单后,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1)打印博士学位申请书2份并请导师签字(单面打印,必须由管理系统自动生成打印,申请书内课程、科研信息不能修改,否则无效),贴好照片(2寸蓝底);
(2)经导师签字的《浙江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报告》。
2.答辩形式
根据学位论文评阅结果,研究生须对应参加以下2种学位论文答辩形式之一:
(1)参加由导师所在专业学院统一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
①学位论文经专家评阅复审通过的研究生;
②学位论文经过学术观点分歧申述通过的研究生;
③“学位论文总体等级评价”全部为“C(一般)”的研究生。
(2)参加由导师或导师所在研究所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评阅结果未出现(1)中情况的研究生。
3.决议录入
学位论文答辩完成后,由答辩秘书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输入答辩委员会决议,仔细核对无误后方可保存。
4.修改说明
答辩完成后,所有申请学位的研究生需针对评阅意见、答辩意见做修改说明,并填写《工程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表》。
5.材料提交
研究生完成以上所有环节后,请递交如下纸质版学位论文答辩材料至培养办公室(行政楼208室),截止日期为2026年1月10日。
(1)学位申请书2份;
(2)学位论文盲审评阅意见书;
(3)博士学位论文修改定稿审核表1份;
(4)独创性声明1份;
(5)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
(6)学位论文答辩记录 1 份;
(7)《工程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表》1份;
(8)系统中学位论文查重率>10%,须提交《工程师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复率说明》;
(9)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重新评阅申请表(第二次学位论文送审的研究生须递交);
(10)《建工学院硕博论文查重修改说明》(导师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须递交);
(11)《电子信息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表》(导师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且论文总体等级评价中有C(一般)的研究生须递交);
(12)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核查要素清单;
上述材料请按照标号顺序夹好,左上角一个燕尾夹(学位申请书在最上面)。
(13)装订好的定稿学位论文2本(相应的有签名页须自行扫描留存,在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后,系统中上传定稿论文时须附上签名页);
(14)若学位论文需要暂缓提交收藏单位的,请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暂缓送交收藏单位申请表》及证明材料。
★★★注:以上材料所有需签字的部分都须用签字笔(不可电子签)签字
★★★温馨提醒★★★
如创新成果有新增,请按照送审前填报创新成果的要求进行填报并提交纸质材料至导师所在专业学院研究生科老师进行审核。
6.答辩专家评审酬金
由工程师学院统一发放,答辩结束后,务必请将答辩专家酬金表、答辩秘书酬金表电子版(excel版)以“学号+姓名+专业+酬金表”命名文件发至邮箱gcsxw@zju.edu.cn。
注:遵照学校计财处的相关规定,研究生不可直接将现金支付至答辩专家和答辩秘书,若研究生自行支付了答辩专家和答辩秘书酬金,将由研究生自己承担此酬金。
六、学位论文终稿上传(办理离校手续前完成)
登录系统查看已通过所在学科、学部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后,请研究生将学位论文终稿(含作者本人、指导老师签名页、“独创性声明”扫描页)上传至系统,并提醒导师审核。学位授予(毕业)环节即全部结束。
★★★特别提醒★★★
1.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按照《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办法(试行)》(浙大发研〔2024〕53号)、浙江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申请实施细则(试行)浙大研院发〔2025〕1号以及导师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及要求执行。
2.以上相关材料及表格均可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网站“浙江大学学位申请相关表格”中下载(https://pi.zju.edu.cn/67014/list.htm)。
3.涉密的学位论文,在系统中需注明“另外提交”,若有疑问请向浙江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钟老师(TEL:0571-87951301)或工程师学院李老师(TEL:0571-88285660)咨询。
4. 表1:导师所在专业学院研究生科老师及联系方式
序号 | 专业学院 | 老师 | 电话 | 邮箱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林老师 | 0571-87952876 | zqlin@zju.edu.cn |
2 | 地球科学学院 | 姜老师 | 0571-87953809 | 0017516@zju.edu.cn |
3 | 电气工程学院 | 金老师 | 0571-87951691 | eegrs@zju.edu.cn |
4 |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 王老师 | 0571-87953142 | ynwang@zju.edu.cn |
5 |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陈老师 | 0571-87953278 | chenyjia@zju.edu.cn |
6 | 海洋学院 | 周老师 | 0580-2092 880 | zhoulisi@zju.edu.cn |
7 | 航空航天学院 | 蔡老师 | 0571-87952899 | caipeijun@zju.edu.cn |
8 |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 王老师 | 0571-87951502 | wangxialei@zju.edu.cn |
9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张老师 | 0571-88982448 | zhangshuai19@zju.edu.cn |
10 | 机械工程学院 | 叶老师 | 0571-87951931 | yejianfang@zju.edu.cn |
11 | 集成电路学院 | 赵老师 | 0571-82990603 | rongrong@zju.edu.cn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王老师 | 0571-87952393 | hzban@zju.edu.cn |
13 | 建筑工程学院 | 沈老师 | 0571-88208689 | shensm@zju.edu.cn |
14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于老师 | 0571-87951921 | yuling@zju.edu.cn |
15 | 能源工程学院 | 朱老师 | 0571-87951008 | rlzhu@zju.edu.cn |
16 | 软件学院 | 杨老师 | 0574-88221985 | yangweisong@zju.edu.cn |
17 |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冯老师 | 0571-88982192 | shjfeng@zju.edu.cn |
18 |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 黄老师 | 0571-87951585 | huacow@zju.edu.cn |
19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刘老师 | 0571-87951572 | liujing1002@zju.edu.cn |
20 | 药学院 | 袁老师 梁老师 | 0571-88208159 | hzczywj@zju.edu.cn liangjia@zju.edu.cn |
5.表2:工程师学院相关老师联系方式
序号 | 联系人 | 电话 | 邮箱 | 负责业务 |
1 | 严老师 | 0571-88294578 | jxglb@zju.edu.cn | 个人学习计划、课程成绩要求 |
2 | 罗老师 | 0571-88285083 | rqluo@zju.edu.cn | 读书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专业实践等 |
3 | 高老师 | 0571-88285083 | gaotianqi@zju.edu.cn | 学籍管理 |
4 | 李老师 | 0571-88285660 | lihj@zju.edu.cn | 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等 |
工程师学院培养办公室
202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