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余姚)项目介绍[2026版]
一、项目背景
面对全球机器人产业向具身智能范式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我国“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突破机器人感知、决策与控制核心技术的攻坚目标。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依托余姚在光电传感、新材料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设立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余姚)项目。本项目聚焦破解产业“卡脖子”技术瓶颈,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培养具备跨学科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工程人才,支撑机器人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结合余姚“机器人小镇”的产业集群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转化,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核心动能。
二、项目特色
1. 跨学科融合创新
构建三维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机器人动力学、嵌入式系统、端到端大模型(VLA)、多模态感知等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系统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适配余姚产业领域的产业技术需求。
2. 产教协同深化实践
与余姚领军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提供真实产业场景实践平台。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涉及工业机器人精密控制、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方向,实现“技术研发-产品孵化-产业应用”全链条能力培养。
3. 项目制驱动能力进阶
采用“课题攻关-产品迭代-标准制定”三级项目培养模式。学生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主导具身智能算法优化、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柔性关节)研发等实战项目,强化工程落地与技术创新能力。
4. 地域产业精准赋能
定向对接余姚产业需求:
机器人高精度环境感知系统、轻量化结构、柔性驱动在仿生机器人中的应用、机器人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等
三、培养特色
1.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1) 课程体系: 仿生机械设计,机器人操作系统,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多模态感知融合,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与行为建模,等等;
2) 硬件平台:先进人形机器人实验平台、高精度运动捕捉系统、仿生手操作台(含力/触觉反馈)、动态环境模拟平台(可调地形+障碍物)等;
3) 软件工具链:ROS、Isaac Sim、Mujoco与Gazebo等机器人训练仿真器,Unreal Engine与Unity3D等虚拟环境构建工具,强化学习库,具身智能专用工具包,以及数据处理与可视化软件等。
2. 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基于与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等机构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入开展科研与技术开发交流与合作,优化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培养具身智能研究后备优秀人才,提升我国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3.技术转化与产研协同
在研究院构建一个人形机器人运动平衡控制平台与实验示范点,并邀请国内外相关知名科学家,向公众普及人形机器人相关基础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目前已邀请maxon公司高级科学家赵宸在机器人关节与无人机驱动器讲座、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汽车零部件法雷奥Valeo集团的高级专家刘增岗在新型电机方面讲座等。
4.实践特色
为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完成课程学习后会联合企业开展不少于12个月的深度实践,校企联合攻坚机器人领域“卡脖子”与前沿技术热点,确保实践课题与学位论文高度关联。实践成效采用三维闭环评估:
过程监控:季度技术报告。
成果验收:专业实践报告(可复用技术方案/专利提案)+实体成果(代码库/硬件模块/算法精度提升证明)。
综合答辩:由校内跨学科教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委员会,从技术突破性、工程可行性、产业价值三维度评分。
实践考核结果直接关联学位授予和工程师职称评审,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专业实践训练。
四、合作企业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舜宇光学科技是全球领先的综合光学产品制造商,旗下舜宇智能光学专注于3D深度视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机器人、智能家居及车载系统提供核心视觉解决方案。公司通过多模态视觉融合技术,推出行业首款TOF+RGB双技术集成的SLAM导航方案,显著提升智能设备的空间感知能力;在光学设计领域,其车载镜头采用多层透镜组合优化光路传输,支持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识别,眼球追踪专利技术则通过双向扫描提升VR设备交互精度。自研人脸识别算法达支付级安全标准,误识率仅百万分之一。未来将重点整合光学硬件与AI算法,定义机器人视觉系统及AI芯片标准,赋能自动驾驶与AR/VR实时三维重建。
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中大力德是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核心承接单位,专注高精密传动部件研发,致力于突破工业机器人关节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公司承担国家级“机器人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重点攻关项目,获中央财政资助3620万元,全力推动国产替代以打破海外垄断。通过建立数字化正向设计平台,系统性攻克材料配方(球墨铸铁与专用润滑脂)、密封工艺及整机检测技术,显著提升减速器寿命与精度稳定性。该技术产业化可使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降低30%以上,加速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化进程。
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
更大集团聚焦高端传动部件创新,着力解决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的精密化与智能化难题。其核心技术“液冷恒温滚珠丝杆”通过冷却液循环系统(集成丝杆通孔与电机转轴通孔),有效抑制高速运转导致的热变形,将加工误差控制在微米级。模块化设计实现丝杆组件、驱动电机与液冷机的高效集成,大幅提升设备兼容性与维护便捷性。该技术已应用于高精度数控机床,未来可扩展至半导体制造设备及航天精密仪器等超精密加工领域。
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丰实业是文体旅产业整体解决方案商,以智能交互与数据驱动技术重构文化消费场景。公司深度融合AIGC与元宇宙技术,开发数字人、VR沉浸空间及数字藏品等应用,打造“大丰&拉瓦宇宙”虚拟剧院等线上线下体验闭环。通过构建文体旅大数据平台,沉淀用户行为数据支撑精准运营与业态创新。同时联合百度智能云、浙江大学等机构筹建文体旅新商业研究院,重点攻关四大方向:制定数字场景交互标准、探索AIGC商业化路径(如AI编剧与虚拟演出)、构建数字孪生场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立基于眼动/行为数据的用户体验优化模型。
五、项目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
导师团队: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海洋学院、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界高级专家组成。
六、项目招生人数
本项目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26年计划如下,最终按研究生院下达为准。
本项目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在杭州学习;从研二开始将在余姚实习,研究院提供2人一套60平米公寓套房拎包入住。
专业类别 | 专业类别代码 | 领域名称 | 领域代码 | 招生方向名称 | 招生计划 |
机械 | 0855 | 机械工程 | 085501 | 机械工程(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余姚)项目) | 5 |
电子信息 | 0854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085401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余姚)项目) (信息工程、水声工程、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
电子信息 | 0854 | 计算机技术 | 085404 | 计算机技术(具身智能与机器人(余姚)项目)(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 | 3 |
项目咨询方式:0574-62550815 邮箱:zzzhengzhen@zju.edu.cn
招生咨询方式:0571-88281621 邮箱:gcsxyzs@zju.edu.cn
工程师学院
2025.07